岩性油气藏 ›› 2012, Vol. 24 ›› Issue (6): 7275.doi: 10.3969/j.issn.1673-8926.2012.06.013
许晓宏,潘 威,郭增强,戴立飞
XU Xiaohong, PAN Wei, GUO Zengqiang, DAI Lifei
摘要:
胡力海洼陷为辽河油田外围洼陷,勘探程度较低。 根据陆相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综合利 用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辽河油田胡力海洼陷九佛堂组和沙海组进行了层序界面识别和多级次高 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 将九佛堂组划分为 2 个中期旋回和 6 个短期旋回,将沙海组划分为 3 个中期旋 回。 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对旋回层序进行了连井对比,建立了该区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为下一步的勘 探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1] 郑荣才,彭军,吴朝荣.陆相盆地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划分和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2001,19(2):249-255. [2] 邓宏文,王洪亮.层序地层基准面的识别、对比技术及应用[J].地层学杂志,1996,20(3):23-28. [3] 朱筱敏.层序地层学[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147-157. [4] 郑荣才,尹世民,彭军.基准面旋回结构与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J].沉积学报,2000,18(3):46-52. [5] 魏魁生,徐怀大,雷怀玉.非海相层序地层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1-9. [6] 唐海发,赵彦超,于广瀛.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大牛地气田山一段地层对比中的应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14(1):69-75. [7] 淡卫东,张昌民,尹太举.川西白马庙气田上侏罗统蓬莱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J].沉积学报,2007,25(5):708-803. [8] 雷卞军,张吉,王彩丽.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微相和储层的控制作用[J].岩性油气藏,2008,20(1):1-7. [9] 郭川,李国蓉,杨莹莹.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演化特征[J].岩性油气藏,2011,23(4):41-47. |
[1] | 牟蜚声, 尹相东, 胡琮, 张海峰, 陈世加, 代林锋, 陆奕帆.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4): 71-84. |
[2] | 雷涛, 莫松宇, 李晓慧, 姜楠, 朱朝彬, 王桥, 瞿雪姣, 王佳.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西组砂体叠置模式及油气开发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4, 36(2): 147-159. |
[3] | 胡望水, 高飞跃, 李明, 郭志杰, 王世超, 李相明, 李圣明, 揭琼. 渤海湾盆地廊固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单元精细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92-99. |
[4] | 刘国勇, 许多年, 胡婷婷, 潘树新, 潘拓, 王国栋, 马永平, 关新.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侏罗系八道湾组滩砂的发现及石油地质意义[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5): 1-10. |
[5] | 肖玲, 陈曦, 雷宁, 易涛, 郭文杰.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三叠系长7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2): 80-93. |
[6] | 马东烨, 陈宇航, 赵靖舟, 吴伟涛, 宋平, 陈梦娜.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河流相砂体构型要素[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63-73. |
[7] | 何春丰, 张翔, 田景春, 夏永涛, 杨燕茹, 陈杰, 王鑫宇. 塔北新和地区下白垩统舒善河组薄砂体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J]. 岩性油气藏, 2023, 35(1): 120-131. |
[8] | 任梦怡, 胡光义, 范廷恩, 范洪军. 秦皇岛32-6油田北区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复合砂体构型及控制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6): 141-151. |
[9] | 周东红, 谭辉煌, 张生强. 渤海海域垦利6-1油田新近系复合河道砂体地震描述技术[J]. 岩性油气藏, 2022, 34(4): 13-21. |
[10] | 张皓宇, 李茂, 康永梅, 吴泽民, 王广.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长3油层组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精细表征[J]. 岩性油气藏, 2021, 33(6): 177-188. |
[11] | 袁纯, 张惠良, 王波. 大型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构型与储层特征——以库车坳陷北部阿合组为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73-84. |
[12] | 邓猛, 邵英博, 赵军寿, 廖辉, 邓琪. 渤海A油田明化镇组下段河-坝砂体储层构型及剩余油分布[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54-163. |
[13] | 芦凤明, 蔡明俊, 张阳, 倪天禄, 萧希航. 碎屑岩储层构型分级方案与研究方法探讨[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6): 1-11. |
[14] | 何康, 张鹏志, 周军良, 甘立琴, 舒晓. 复合曲流带内部构型界面识别新方法及其应用[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4): 126-135. |
[15] | 童强, 余建国, 田云吉, 胡克来, 杨红梅, 程旭明, 朱玉双. 演武油田Y116井区延8段构型界面约束下的单河道砂体构型[J]. 岩性油气藏, 2020, 32(3): 144-1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