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栏目浏览
勘探技术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1. 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评价新方法
温康, 闫建平, 钟光海, 井翠, 唐洪明, 王敏, 王军, 胡钦红, 李志鹏
岩性油气藏    2022, 34 (1): 95-105.   DOI: 10.12108/yxyqc.20220110
摘要254)      PDF(pc) (3795KB)(217)       收藏
为了准确评价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的含气量,将页岩气分成吸附气和游离气单独进行计算再求和,以等温吸附实验数据为基础,提出并构建了基于微孔充填理论和D-A(Du‐bibin-Astakhov)方程相结合的吸附气量评价模型,模型中的可变参数微孔最大吸附量V0、与吸附体系对气体的亲和力有关的常数B、与吸附体系表面非均质性相关的参数t的计算中均考虑了影响吸附气量的关键参数,如地层压力、总有机碳(TOC)含量和孔隙度等;以含气饱和度法为基础,结合吸附态甲烷对孔隙体积的影响,构建了对游离气量进行定量校正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新建立的吸附气与游离气含量评价模型在研究区页岩含气量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计算的含气量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超过0.90。该研究成果为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和“甜点”预测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与采油产能关系——以东营凹陷南坡F154区块为例
何贤, 闫建平, 王敏, 王军, 耿斌, 李志鹏, 钟光海, 张瑞湘
岩性油气藏    2022, 34 (1): 106-117.   DOI: 10.12108/yxyqc.20220111
摘要212)      PDF(pc) (6525KB)(230)       收藏
东营凹陷南坡F154区块沙河街组沙三段(Es3)砂岩储层渗透率低,孔隙结构复杂,产能预测难度大。根据岩心覆压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恒速压汞、高压压汞及X射线衍射等资料,分析孔隙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基于生产数据求得表征产能的参数采油强度;分析孔隙结构参数与采油强度的关系,对孔隙结构进行分类,通过孔隙结构类型测井识别,将采油强度刻度到测井曲线,建立了基于测井敏感变量的多参数采油强度预测模型,并利用实际井的生产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喉道数量决定了渗透率的高低;采油强度值越大,孔隙结构越好;采油强度较大的孔隙结构类型层段,通常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深电阻率、深浅电阻率差值高。实际采油强度与预测采油强度相关系数大于0.9,计算结果符合生产预测的要求。该研究成果为复杂孔隙结构的低渗透砂岩储层产能预测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湖相泥页岩夹层特征及测井识别方法
赵笑笑, 闫建平, 王敏, 何贤, 钟光海, 王军, 耿斌, 胡钦红, 李志鹏
岩性油气藏    2022, 34 (1): 118-129.   DOI: 10.12108/yxyqc.20220112
摘要210)      PDF(pc) (8885KB)(138)       收藏
为了研究沾化凹陷沙三段湖相页岩夹层与页岩油产能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岩心描述、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反褶积方法处理测井资料识别夹层类型。结果表明:①砂质夹层和灰质夹层的脆性矿物含量高,易形成裂缝。其中砂质夹层长英矿物和灰质夹层碳酸盐岩矿物的质量分数高达46.7%,57.95%;②夹层中发育异常压力缝、矿物收缩缝、层间缝,在砂质夹层中还发育构造缝。出现裂缝的夹层平均渗透率高达7.59 mD;③夹层主要发育微—纳米级孔隙,有粒间孔、溶蚀孔和晶间孔,孔隙连通性较好。粒间孔常见于砂质夹层。溶蚀孔常见于灰质夹层,大孔隙较多;④夹层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砂质夹层和灰质夹层都表现为低自然伽马和高电阻率特征,砂质夹层具有自然伽马在高背景下低回返、三孔隙度曲线和深侧向电阻率向右偏移,灰质夹层的三孔隙度曲线呈明显向右“靠拢”。利用反褶积方法处理后的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曲线进行重叠可快速识别夹层且分辨率更高、更直观,能够有效地识别湖相泥页岩夹层,为页岩油评价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2种机器学习方法的页岩TOC含量评价——以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杨占伟, 姜振学, 梁志凯, 吴伟, 王军霞, 宫厚健, 李维邦, 苏展飞, 郝绵柱
岩性油气藏    2022, 34 (1): 130-138.   DOI: 10.12108/yxyqc.20220113
摘要266)      PDF(pc) (2822KB)(284)       收藏
为了建立合理准确的川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TOC含量预测方法,以长宁、泸州等地区的测井曲线及17口井实测TOC含量数据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资料进行预处理,基于BP神经网络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方法建立2种TOC含量预测模型,并将之与传统TOC含量预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① 2种新模型的准确度均高于传统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吻合度均满足要求。②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GBDT预测精度更高,均方根误差仅为0.0387。利用GBDT方法所建立的TOC含量预测模型具有低成本、高效、连续等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目的层TOC含量。该成果可为提高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效率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表征技术——以准噶尔盆地芳草湖地区清水河组为例
常少英, 刘玲利, 崔钰瑶, 王锋, 宋明星, 穆晓亮
岩性油气藏    2022, 34 (1): 139-147.   DOI: 10.12108/yxyqc.20220114
摘要241)      PDF(pc) (6067KB)(226)       收藏
浅水三角洲薄砂层是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新领域,但砂体薄、横向变化快,沉积结构特征难以识别,制约了该类沉积体的勘探开发。以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芳草湖地区为例,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分析,深化地震沉积学分析技术。采用“准层序组内高低频旋回波形分离技术”、“去除地层切片干涉效应技术”和“地质体与沉积背景属性融合技术”等3项技术,开展了浅水三角洲地震沉积学特征研究,并总结了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①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发育多个四级层序,反映湖平面周期性变化;②下切水道、扇状砂体广泛发育;③白垩系清水河一段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3套储盖组合,是潜力较大的勘探层系。浅水三角洲薄砂层地震沉积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助推了风险井位上钻,并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为该区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对其他类似地区的薄砂层识别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GPU并行加速的黏声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及应用
张猛
岩性油气藏    2022, 34 (1): 148-153.   DOI: 10.12108/yxyqc.20220115
摘要158)      PDF(pc) (3310KB)(135)       收藏
常规逆时偏移算法(RTM)在浅层成像中容易产生较强的低频噪声,无法消除地球介质的吸收衰减效应。基于广义标准线性固体模型,建立黏声波动方程,在Born正演和梯度计算2个核心算法过程中开展了GPU加速,建立了黏声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实现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在胜利油田某探区三维资料中,结果显示,计算效率和偏移成像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且开展了与常规声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的对比和分析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升深层储层成像精度,实现真振幅成像,以及岩性油气藏的勘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基于OVT域偏移数据的云质岩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以玛湖凹陷乌夏地区风三段为例
陈永波, 张虎权, 张寒, 曾华会, 王斌, 王洪求, 许多年, 马永平, 宗兆云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6): 145-155.   DOI: 10.12108/yxyqc.20210615
摘要235)      PDF(pc) (12034KB)(183)       收藏
由于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风三段湖相云质岩“甜点”储层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快、与围岩的波阻抗差异较小等特点,使用常规三维资料预测“甜点”分布难度大。对高产井的云质岩“甜点”储层油气富集主控藏因素分析认为,“甜点”发育区主要受控于储层厚度大、脆性(裂缝)发育区及高压区的叠合部位。以油气主控因素为切入点,采用在地质目标驱动下基于炮检距-方位角叠加模板的道集动态分析与叠加的方法,形成不同方位角的叠前偏移地震数据用于预测云质岩储层厚度;基于弹性参数交会分析模板,利用杨氏模量(E)与泊松比(σ)的比值增大来预测斜坡区云质岩储层脆性发育区;从波动方程、胡克定律和弹性参数的定义出发推导出有效应力与纵、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弹性参数杨氏模量(E)和体积模量(K)加权法,用于预测异常压力区,从而提高了“甜点”储层在平面上的预测精度。利用此项研究成果,部署钻探了3口探井均在风三段获得高产油流,预测石油地质储量亿吨级,并指出下一步斜坡区的勘探方向为FC1井西南方向云质岩“甜点”储层发育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用“成分-结构”分类法识别古潜山变质岩岩性——以渤海海域太古界为例
叶涛, 牛成民, 王清斌, 高坤顺, 孙哲, 陈安清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6): 156-164.   DOI: 10.12108/yxyqc.20210616
摘要172)      PDF(pc) (7647KB)(139)       收藏
变质岩潜山岩性对储层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为了有效识别变质岩潜山岩性,以渤海海域油气钻井资料为基础,建立基于“成分-结构”的变质岩测井-地质学分类方案,探索兼顾岩石结构的岩性测井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区域变质作用以及中基性岩脉的侵入共同控制了太古界复杂的岩性组合,形成了铁镁质侵入体与长英质变质花岗岩系2大岩类,而差异混合岩化作用将变质花岗岩进一步复杂化。基于矿物、元素分析以及岩心观察,确立了成分4分、结构3分的划分方案,建立了渤海海域太古界测井地质学分类方案。基于该方案,构建了不同岩性的测井交会识别图版,重点建立了岩石结构的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识别方法。通过对取心井的回判,识别结果与地质认识一致。此方法为变质岩岩性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应用测井储层因子预测变质碎屑岩裂缝-孔隙型储层——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基岩为例
李娟, 郑茜, 孙松领, 张斌, 陈广坡, 何巍巍, 韩乾凤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6): 165-176.   DOI: 10.12108/yxyqc.20210617
摘要134)      PDF(pc) (8808KB)(146)       收藏
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变质碎屑岩基岩为例,基于测井、地震及测试生产数据,考虑岩性控储因素与基岩潜山的纵向分带等特征,应用综合概率法获取测井储层因子定量表征裂缝-孔隙型储层,结合地震波形指示反演预测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布。结果表明,综合概率法获得的测井储层因子较单一电阻率模型能更好反映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发育程度,与基于相控理论的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结合实现基岩潜山裂缝-孔隙型储层的定量预测。当储层预测值大于阈值时,储层发育,值越大,储层发育程度越高;岩性和原始沉积地层的层状特征影响有效储层在剖面上呈现短丘、豆状的准连续层状分布形态。优质储层发育受基岩垂向分带、断裂和构造位置的控制,好储层主要发育在断裂带附近,以及背斜、断背斜、断块等构造高部位。中—弱风化带储层最好,强风化带次之,未风化基岩内幕段局部发育储层。研究结果在变质碎屑岩裂缝-孔隙型储层预测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高精度组合剩余静校正方法及其应用
徐兴荣, 苏勤, 孙甲庆, 曾华会, 肖明图, 刘梦丽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5): 132-139.   DOI: 10.12108/yxyqc.20210512
摘要216)      PDF(pc) (10456KB)(127)       收藏
在解决基础静校正后,通常还需要利用剩余静校正方法消除中短波长对成像的影响,但单一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理论,采用空变多时窗融合剩余静校正方法建立空变的模型道,采用多尺度分频剩余静校正方法消除了频率对模型道的影响,在成像道集上,采用基于共成像点(CIP)道集的时变剩余静校正方法,将这3种剩余静校正方案组成了一套高精度的组合剩余静校正方法,在复杂构造区"两宽一高"地震数据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兼顾了计算效率的同时,提高了计算精度。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低信噪比、复杂构造区的剩余静校正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核磁共振自由弛豫特征的含油性评价方法——以玛湖凹陷下乌尔禾组砾岩储层为例
毛锐, 牟立伟, 王刚, 樊海涛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5): 140-147.   DOI: 10.12108/yxyqc.20210513
摘要185)      PDF(pc) (3479KB)(149)       收藏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砾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常规电法测井和核磁共振差谱法均难以反映储层的含油性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轻质原油核磁自由弛豫测量与下乌尔禾组储层岩心含不同流体的核磁共振对比实验,实验显示:①轻质原油核磁共振自由弛豫T2谱横向弛豫时间起始于100.00 ms;②饱和水岩心核磁共振T2谱基本收敛于100.00 ms;③饱和油岩心核磁共振T2谱在100.00 ms后出现了与原油核磁共振T2谱相似的自由弛豫特征。这说明下乌尔禾组岩心以水润湿为主,饱和油岩心核磁T2谱大于100.00 ms的信号由轻质油的自由弛豫引起。将100.00 ms作为核磁共振测井含油信号的标志,构建敏感参数,建立了基于核磁自由弛豫特征的流体性质识别图版。在考虑渗透率对含油性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利用该方法对研究区22口探井31个层位进行了含油性测井评价,结果显示测井解释符合率达93.5%,应用效果良好。该方法为核磁共振测井在含油性测井评价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基于时频域信噪比的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
赵岩, 毛宁波, 陈旭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4): 85-92.   DOI: 10.12108/yxyqc.20210409
摘要139)      PDF(pc) (7640KB)(143)       收藏
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考虑了地震记录的有效频带,较好地平衡了有效振幅补偿和无效噪声能量压制。为了更好地压制噪声从而来提高反Q滤波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基于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并结合时频域信噪比,提出一种基于时频域信噪比的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该方法根据时频域信噪比阈值确定地震资料的有效频带,使反Q滤波的振幅补偿增益限自适应于有效频带的截止频率,对不同时刻的地震记录进行时变增益限振幅补偿。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常规稳定的反Q滤波方法相比,基于时频域信噪比的自适应增益限反Q滤波方法可有效补偿地震信号的振幅能量,同时,可压制有效频带以外的噪声能量,并可提高反Q滤波后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地震信号盲源分离及应用
孟会杰, 苏勤, 曾华会, 徐兴荣, 刘桓, 张小美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4): 93-100.   DOI: 10.12108/yxyqc.20210410
摘要125)      PDF(pc) (7694KB)(154)       收藏
受采集条件及野外环境影响,实际地震资料通常包含严重的噪声,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因此,寻找合适的去噪方法来提高资料信噪比至关重要。随盲源信号分离理论发展而来的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以高阶统计理论分析为基础,根据地震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统计独立的特征,可实现信噪分离,但该方法通常要求观测信号数大于源信号数。基于此,提出一种相空间重构与独立分量分析相结合的地震信号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对地震资料进行去噪处理。该方法利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将一维信号重构成多维信号,根据重构相空间中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的几何特征差异,并利用ICA算法结合数据本身的高阶统计特性,可以有效分离噪声和有效信号,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渤海湾盆地老爷庙地区火山岩速度建模与成像
石文武, 雍运动, 吴开龙, 田彦灿, 王鹏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4): 101-110.   DOI: 10.12108/yxyqc.20210411
摘要229)      PDF(pc) (12312KB)(154)       收藏
渤海湾盆地老爷庙地区火山岩有较大勘探潜力,但在新近系馆陶组和古近系东营组广泛发育的多期次的火山岩对地震波具有强屏蔽作用,地震记录存在大量强反射和多次反射,而且火山岩岩层和下伏地层岩体形状极不规则、物性横向变化快,造成了地震能量的大量散射,制约了火山岩及下伏地层的准确成像,严重影响了该区的地震资料品质和油气精细勘探。采用“六分法”保真去噪技术结合五维规则化,提高了地震数据信噪比,为速度建模及深度偏移成像提供了宽频高信噪比道集;采用沿层层析结合三维网格层析速度建模技术,建立了深度域速度模型。结果显示:火山岩层间细节成像、中—深层断裂、断面成像都有了较大改善,井-震吻合程度较常规处理方法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该技术为该地区地震解释和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横波速度预测
马乔雨, 张欣, 张春雷, 周恒, 武中原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4): 111-120.   DOI: 10.12108/yxyqc.20210412
摘要228)      PDF(pc) (5048KB)(196)       收藏
纵横波速度是地球物理勘探中识别储层岩性、物性和储层等目标极其重要的信息,由于采集技术与成本投入的限制,横波速度资料通常较为缺乏,横波速度预测便成为岩石物理分析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上基于理论方法和经验公式的横波速度转换方法局限性较大,常规的点对点的机器学习方法无法有效表达测井参数的空间特征,对横波速度与其它测井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的表征不够充分。为此,开展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研究,基于声波时差、密度、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等16种测井参数建立深度学习回归模型,通过不同尺度卷积提取测井参数在测井深度空间上的结构性特征,并采用多层网络结构,学习横波参数与测井参数深度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更为精确的预测模型。通过在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实际应用,验证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横波速度预测精度较高,且具有良好的泛化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地层平均速度分析及应用——以渤海A油田为例
谷志猛, 明君, 刘传奇, 王腾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4): 121-127.   DOI: 10.12108/yxyqc.20210413
摘要200)      PDF(pc) (2410KB)(153)       收藏
为了反映地下构造特征,通常采用地层平均速度进行时深转换,而影响地层平均速度的因素很多,要得到准确的速度值并不容易。在稳定的沉积条件下进行地层平均速度公式推导,通过分析影响地层平均速度的敏感因素,将其转化为包含流体信息的含气比、含油比和砂地比的多元线性拟合公式,利用已知钻井信息通过最小二乘法求解未知项,得到最终的地层平均速度表达式。数值模拟结果和在渤海A油田的应用实例表明,多元线性回归的平均速度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低于0.5%,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该方法对类似地质条件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基于水气比计算的低对比度储层流体性质识别
赵军, 韩东, 何胜林, 汤翟, 张涛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4): 128-136.   DOI: 10.12108/yxyqc.20210414
摘要162)      PDF(pc) (3624KB)(163)       收藏
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低对比度储层电性与含油气性关系复杂,气、水层测井响应特征接近,仅用常规测井识别流体性质较困难。为了准确识别该类气藏流体性质,以相渗资料、毛细管压力等实验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相渗模型及分流率方程,建立了水气比的计算模型,结合生产动态及测试资料,建立了水气比流体的识别标准,并依据该标准确定了文昌A凹陷储层流体性质。结果表明:①计算水气比与实际生产数据符合度高,流体解释结果准确率达到92%,有效地提高了低对比度储层流体识别的准确率;②生产测试资料对该方法流体性质识别的准确性起决定作用。该方法有利于同类储层的开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页岩气储层孔隙流体划分及有效孔径计算——以四川盆地龙潭组为例
向雪冰, 司马立强, 王亮, 李军, 郭宇豪, 张浩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4): 137-146.   DOI: 10.12108/yxyqc.20210415
摘要319)      PDF(pc) (3277KB)(188)       收藏
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内富存的流体类型多样,按孔隙中流体的流动性,常将孔隙流体划分为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及黏土束缚水。为明确页岩气储层的孔隙流体的赋存及运移规律,选取四川盆地龙潭组7块含不同有机质及矿物组分的页岩样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的手段,测量了页岩气储层在变离心力与不同温度烘干状态下的低场核磁共振响应,分析页岩气储层岩心在不同离心力条件下离心以及在烘干过程中孔隙流体的赋存状态,以此对页岩孔隙流体类型进行划分;确定并划分出页岩储层的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和黏土束缚水的核磁共振T2截止值。实验结果表明,可动水与毛管束缚水的核磁共振T2截止值(T2 c1)分布在0.55~1.00 ms,平均值为0.717 ms;毛管束缚水与黏土束缚水的核磁共振T2截止值(T2 c2)分布在0.27~0.53 ms,平均值为0.36 ms。根据核磁共振T2谱弛豫时间与孔径的关系,确定了毛管束缚水与黏土束缚水的孔径截止值为4.52~5.65 nm,平均值为4.99 nm。该研究成果有利于划分页岩孔隙流体类型并计算其有效孔径下限,以期为页岩气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页岩岩相的测井曲线识别方法——以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杨洋, 石万忠, 张晓明, 王任, 徐笑丰, 刘俞佐, 白卢恒, 曹沈厅, 冯芊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2): 135-146.   DOI: 10.12108/yxyqc.20210214
摘要349)      PDF(pc) (3830KB)(440)       收藏
页岩岩相的识别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基础工作,不同类型页岩具有不同物质组分与组构,进而具有不同的脆性度和物性,目前利用测井曲线来识别页岩岩相的研究较为薄弱。以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口井的测井资料、岩心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多参数优选、多元线性拟合,分别建立了黏土矿物、硅质矿物相对含量的预测方程,探讨利用测井曲线识别页岩的方法。结果表明:黏土质页岩具有高DENCNL,K,KTh,低U,U/Th的特征;混合质页岩具有中DEN,U,CNL,K,KTh,U/Th的特征;硅质页岩具有高U,U/TH,低DENCNL,K,KTh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页岩岩相识别雷达图版,不同岩相所对应的测井曲线数值在图版中有不同的分布范围,该图版可以有效识别页岩岩相,并能够对预测方程识别错误的岩相进行纠正,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度高。将预测方程定量识别岩相和雷达图版定性识别岩相结合起来,通过双重约束,可以很好地识别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岩相。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基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基岩潜山风化淋滤带储层预测
孙夕平, 张昕, 李璇, 韩永科, 王春明, 魏军, 胡英, 徐光成, 张明, 戴晓峰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1): 220-228.   DOI: 10.12108/yxyqc.20210120
摘要191)      PDF(pc) (9797KB)(256)       收藏
基岩潜山风化壳是油气勘探重要领域,但基岩潜山一般埋藏较深,地表、地下构造复杂,导致地震成像困难,地震振幅难以保真,风化淋滤带储层预测难度大。为了准确刻画基岩潜山风化淋滤带储层,采用从近地表出发的整体速度建模技术和保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提高了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成像准确性和保幅效果;针对基岩潜山风化淋滤带的分层特征,将地震资料和地质资料相结合,建立了潜山储层内幕分层结构;应用了相干体和蚂蚁追踪等技术识别出裂缝分布规律,再结合地震振幅的分类特征,获得了基岩潜山内幕的有效储层厚度。在酒西盆地青西凹陷鸭儿峡潜山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根据油藏开发情况圈定出的高产油藏区,与该方法预测出的风化淋滤带储层厚度对应良好。该方法可为基岩潜山内幕储层目标刻画提供支撑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薄储层预测方法及应用
袁成, 苏明军, 倪长宽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1): 229-238.   DOI: 10.12108/yxyqc.20210121
摘要182)      PDF(pc) (9313KB)(254)       收藏
薄储层是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之一,提高地下薄储层识别能力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薄储层预测,由于地震分辨率及邻层干涉等因素的制约,基于反射地震数据直接探测地下薄储层的难度较大。为此,采用一种新的稀疏贝叶斯学习理论开展地震反射系数反演,并在获取地层反射系数的基础上计算地层相对波阻抗信息,通过设计线性FIR滤波器滤除地层相对波阻抗计算过程中的低频累积误差,进而开展薄储层高精度预测。实际资料应用表明:新的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理论的地震反射系数反演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地层反射系数的计算精度,为获取高精度地层相对波阻抗奠定了基础;设计的线性FIR滤波器能够有效拟制地层相对波阻抗中的低频累积误差,提高了薄储层识别精度。与传统地震振幅属性相比,本次研究获取的地层相对波阻抗信息能更精确地表征薄储层平面形态展布特征,并能有效提高薄储层勘探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致密油薄砂体储层预测技术及应用实效——以松辽盆地敖南区块下白垩统泉头组为例
曹思佳, 孙增玖, 党虎强, 曹帅, 刘冬民, 胡少华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1): 239-247.   DOI: 10.12108/yxyqc.20210122
摘要161)      PDF(pc) (7284KB)(251)       收藏
松辽盆地北部敖南区块是我国重要的致密油资源潜力区,其下白垩统泉头组主要为浅水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整体为“泥包砂”特征,厚度薄,规模较小,地震反演等常规地震预测技术无法准确地识别和预测该类砂体。通过蓝色滤波目标处理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分辨率;开展了敏感地震属性优选和分析,定性地预测了薄层砂体宏观分布特征;利用井-震联合地质统计反演和随机协模拟技术,对薄层砂体进行了定量预测,刻画了扶余油层主力层砂体的空间分布。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较好。该方法对其他地区致密油气开发也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基于拟三维多属性反演的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
姚军, 乐幸福, 陈娟, 苏旺, 张永峰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1): 248-257.   DOI: 10.12108/yxyqc.20210123
摘要200)      PDF(pc) (10010KB)(222)       收藏
四川盆地川西—川中过渡带须家河组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源储叠置发育。因此,有效预测优质烃源岩分布成为该层系致密气勘探的决定因素之一。笔者首先以岩心TOC实测值为参照、以常规测井曲线为基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计算单井TOC曲线,然后利用二维地震数据建立拟三维地震测网,基于此再进行多属性反演及数据筛选完成了须家河组一、三、五段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该方法提高了二维地震资料的利用率,增强了优质烃源岩分布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多属性反演的计算效率。运用拟三维多属性反演对优质烃源岩分布进行有效预测为致密气在二维地震部署区域的进一步勘探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识别
李树博, 郭旭光, 郑孟林, 王泽胜, 刘新龙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1): 258-266.   DOI: 10.12108/yxyqc.20210124
摘要257)      PDF(pc) (3421KB)(252)       收藏
有效、精确的岩性识别是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基础之一。针对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基于大量岩心和镜下薄片资料,优选出对岩性响应敏感的6条测井曲线,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测井响应值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建立了一个随机样本,构建出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798%的2个综合主成分变量Y1Y2,提高了不同岩性之间测井响应特征差异敏感性;再利用典型判别分析法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9种不同岩性的判别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识别。通过对原始样本进行回判性检验及交叉验证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岩性识别的准确性,识别火山岩岩性的综合准确率高于91%,不仅有效地消除了测井曲线之间携带岩性信息的相关性和重叠性,而且在火山岩薄互层识别上比常规岩性识别方法的精度更高。这一方法为研究区火山岩岩性的精确识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在砂砾岩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宁从前, 周明顺, 成捷, 苏芮, 郝鹏, 王敏, 潘景丽
岩性油气藏    2021, 33 (1): 267-274.   DOI: 10.12108/yxyqc.20210125
摘要186)      PDF(pc) (9504KB)(278)       收藏
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砂砾岩储层岩石矿物成分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常规电性特征难以反映储层流体性质,核磁共振测井一维流体识别方法存在较强多解性,油层与水层识别难度大。由此基于D-T2的二维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方法并同时考虑了储层流体的扩散和横向弛豫特征,减少了测井解释的多解性,并降低了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应用的作业与数据处理难度。该方法为准确识别复杂砂砾岩储层流体性质提供了有效手段,并为在更大范围内应用二维核磁共振油气层识别技术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致密砂岩储层AVO正演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张艳, 高世臣, 孟婉莹, 成育红, 蒋思思
岩性油气藏    2020, 32 (6): 120-128.   DOI: 10.12108/yxyqc.20200611
摘要156)      PDF(pc) (2567KB)(220)       收藏
AVO正演模拟分析通常采用固定的岩石物理模型参数,而在实际勘探过程中不同岩石物理参数存在一定重叠,致使正演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以苏里格气田测井数据为基础,采用概率、信息熵等方法表征岩石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典型的岩性反射界面,分析不同反射界面上下层介质纵波速度比、横波速度比、密度比对正演模拟结果的影响,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MCMC)开展不同岩性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和AVO属性响应特征的模拟,并采用信息熵估计AVO分析中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概率密度和信息熵在不同岩性的岩石物理参数上具有差异性,但是不同岩性之间存在交叉现象,增强了岩性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AVO响应特征表明上下层介质岩石物理参数的变化和下层介质含气性的不同导致AVO反射系数具有不同的响应,且随着下层介质含气饱和度的增加,AVO属性表现“双负”特征,即负截距和负梯度。通过统计学手段解析AVO正演模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以为储层预测提供有效的先验认识,从而降低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常规测井评价方法
任杰
岩性油气藏    2020, 32 (6): 129-137.   DOI: 10.12108/yxyqc.20200612
摘要179)      PDF(pc) (3488KB)(281)       收藏
哈萨克斯坦K油田石炭系KT-Ⅱ段储层为开阔台地相中低孔、特低渗灰岩储层,裂缝对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至关重要,前人研究的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方法由于受裂缝产状、饱和度、泥浆侵入深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确定性差、容易误判的缺陷。基于研究区目的层段有限的取心和电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孔隙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利用补偿中子确定基块岩石电阻率与基块声波时差,再比较二者与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的差异特征,进而综合识别储层不同产状裂缝发育段,最后建立了裂缝孔隙度、次生孔隙度、裂缝渗透率、总渗透率等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实现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的裂缝识别及参数定量评价。该方法应用的测井综合评价成果与取心物性分析、生产动态情况能够更好地匹配,为该类油藏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基于Xu-White模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评价
张鹏, 杨巧云, 范宜仁, 张云, 张海涛
岩性油气藏    2020, 32 (6): 138-145.   DOI: 10.12108/yxyqc.20200613
摘要152)      PDF(pc) (4160KB)(276)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致密砂岩储层属于典型的岩性气藏,储层物性差、储集空间有限、孔隙结构复杂,常规测井资料易受岩石骨架影响,孔隙流体对其响应特征的贡献小,测井曲线难以有效突出反映孔隙流体的信息,导致气层识别难度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基于Xu-White模型,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结合Biot-Gassmann方程和流体替换模型,获取纵横波速度比差值、体积模量差值等含气敏感参数和含气指示因子,提出了一种识别致密砂岩气层的新方法。结果表明:阵列声波测井能够提供反映地层骨架和流体特征的声学信息,是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评价的有效手段;体积模量差值和含气指示因子识别准确度较高,含气性评价效果较好,而纵横波速度比差值评价效果较差。通过实际资料处理和试气资料成果验证,该方法评价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致密砂岩储层的含气性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同时可为其他地区同类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多次波控制因素及预测方法
戴晓峰, 谢占安, 杜本强, 张明, 唐廷科, 李军, 牟川
岩性油气藏    2020, 32 (4): 89-97.   DOI: 10.12108/yxyqc.20200409
摘要191)      PDF(pc) (7826KB)(255)       收藏
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存在多次波干扰,降低了储层预测的精度,需要对地震资料中多次波进行识别和预测,以减小多次波干扰对井位部署的影响。针对现有多次波识别和预测方法的不足,通过求取速度谱能量团对应的叠加速度展度的方法识别多次波。利用该方法预测的灯影组多次波平面发育程度,和已钻井符合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综合分析认为,灯影组多次波整体具有南强北弱的规律,同时具有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地震正演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奥陶系地层有残留的区域多次波更发育,向斜区多次波干扰更强。根据多次波干扰的程度,将高石梯-磨溪三维地震资料划分为3种类别:Ⅰ类多次波干扰弱、地震能真实地反映地层波阻抗特征;Ⅱ类一次波和多次波能量相当,地震多解性较强;Ⅲ类多次波干扰强,地震反射不能反映地层的真实特征。基于多次波平面预测结果,地质人员能够判别地震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合理规避风险,在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减小多次波干扰的影响,降低井位部署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基于XGBoost算法的复杂碳酸盐岩岩性测井识别
孙予舒, 黄芸, 梁婷, 季汉成, 向鹏飞, 徐新蓉
岩性油气藏    2020, 32 (4): 98-106.   DOI: 10.12108/yxyqc.20200410
摘要275)      PDF(pc) (7081KB)(500)       收藏
碳酸盐岩储层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储层岩性复杂多样,基于测井资料对碳酸盐岩岩性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传统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对于复杂碳酸盐岩岩性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以廊固凹陷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例,将XGBoost算法应用于复杂碳酸盐岩岩性识别,并将模型的性能与决策树C4.5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的XGBoost算法的岩性识别模型对研究区碳酸盐岩岩性识别的准确率达到了88.18%,相较于决策树C4.5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准确率均提高了10%左右,且由于XGBoost算法采用多线程和分布式计算的方法,使得训练时间大大缩短。基于XGBoost算法建立的岩性识别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岩性,为复杂碳酸盐岩岩性的测井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页 | 前页| 后页 | 尾页 第1页 共3页 共71条记录